| 
  |||||||||||
| 技術(shù)交流 | 電路欣賞 | 工控天地 | 數(shù)字廣電 | 通信技術(shù) | 電源技術(shù) | 測控之家 | EMC技術(shù) | ARM技術(shù) | EDA技術(shù) | PCB技術(shù) | 嵌入式系統(tǒng) 驅(qū)動編程 | 集成電路 | 器件替換 | 模擬技術(shù) | 新手園地 | 單 片 機 | DSP技術(shù) | MCU技術(shù) | IC 設(shè)計 | IC 產(chǎn)業(yè) | CAN-bus/DeviceNe  | 
  
請高手幫忙分析下這個電路的場效應(yīng)管 | 
  
| 作者:ztg33333 欄目:模擬技術(shù) | 
我該選用什么類型的管子比較好呢 
  | 
  
| 2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maychang 于 2005/12/21 10:55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前一個圖,管子畫的是P溝 幾乎任何P溝MOSFET都可以用,功率不大,耐壓也要求不高。 后一個圖不知道是什么功能,不敢說。  * - 本貼最后修改時間:2005-12-21 11:13:38 修改者:maychang  | 
  |
| 3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1 12:42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感謝樓上的兄弟!但電路的GDS連接關(guān)系我分析不出來 假設(shè)vin在0到10伏間變化,那么輸出的電流也相應(yīng)變化,圖中的那個Q2連接24V的管腳是D還是S?我想用絕緣柵管。VOUT該怎么變化呢?  | 
  |
| 4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maychang 于 2005/12/21 13:26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圖中從輸出端到運放有反饋 這當然必須是負反饋,目的是讓輸出電流不因電源電壓變化或負載變化而變化。 D極與G極關(guān)系是反相,而S極與G極關(guān)系是同相。從這個相位關(guān)系你應(yīng)該可以分析出這是N溝還是P溝管。  | 
  |
| 5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awey 于 2005/12/21 14:07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P溝的當然S接24V 既然是恒流源輸出的是肯定電流,Vout與負載電阻成正比 下面的電路把功能講明白一點 (猜:上面PMOS,下面NMOS)  | 
  |
| 6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1 14:44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感謝各位兄弟,但我分析怎么結(jié)果是這樣呢 首先說下電路功能:上面的電路是一個恒流源,如果輸入電壓定,那么輸出電流不隨負載而變化;如果輸入電壓升高的話,這個電流對于同樣的負載卻會更大,即保證這樣的關(guān)系,無論負載怎么變化,IOUT=K*vin,根據(jù)樓上兄弟的提示,假設(shè)輸入電壓一定,那么輸出電流恒定,負載變大時候,VOUT點的電壓根據(jù)反饋關(guān)系,應(yīng)該是降低,這樣24V該接的是S極.不知道我說的對不. 下面的電路功能:Q7GS間來一個脈沖(CPLD輸出的寬度為2US脈沖)那么R38與感應(yīng)線圈的接點上產(chǎn)生一個負的脈沖,二極管起到整形的作用.未知類型的管子應(yīng)該也是P溝道的場效應(yīng)管,SG始終處于大于導(dǎo)通域值電壓,那么下面管子(分析應(yīng)該是絕緣柵NMOS)在正脈沖來的瞬間導(dǎo)通,使R38點的電壓瞬間降低.產(chǎn)生了個負脈沖,不導(dǎo)通的時候測試大概是15V電壓.請大家推薦一下該使用的管子類型,我也不知道我分析的對不,過段時間我把電路板整出來,測試一下看對不.  | 
  |
| 7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computer00 于 2005/12/21 14:51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郁悶,所有的圖都看不到。  | 
  |
| 8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sheepyang 于 2005/12/21 14:5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看符號 看了下mos管的符號,如果不是樓主自己畫上去的則可以通過mos管的中間那個箭頭來區(qū)別。方向的指向是溝道相對于襯底的關(guān)系。 “-->”表示由P指向N. 上面的圖可以看出,溝道是P的,襯底是N的。 NMOS則相反,是"<--" R34好象是限流電阻,不知道阻值是多少? 下面的圖我看不懂。哪位能解釋下? 當Q7關(guān)斷是,T1下端的電位將升高,看不到電流通路。 難道MMBZ5249是zener管,我對器件不熟悉。:(  | 
  |
| 9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maychang 于 2005/12/21 15:0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Re 假定負載變重,即電阻變小,使輸出電流增加,那么IOUT點電位降低->U6B反相端電位降低->U6B輸出端電位升高->U6A反相端電位升高->U6A輸出端電位降低,Q2必須是P溝,才能夠使R31與R34連接點電位升高。 下面的圖,看不出來。  | 
  |
| 10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1 15:3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感謝maychang兄!也感謝SHEEPYANG! 電路是我抄的電路板。上面的管子型號根本查不到。所以圖是我自己隨便畫上的,不是成功電路。R34是100歐姆,小二極管應(yīng)該是ZENER管,P8Y查不到型號自己隨意寫了個。T7關(guān)斷應(yīng)該是沒電路通路吧,我也郁悶,只好自己安慰自己是上面的管子常開,但下面的管子是脈沖來通一下。 另外電路的反饋上為什么不這樣分析呢:假定負載變重,即電阻變小,使輸出電流增加,那么IOUT點電位降低->U6B正相端電位降低->U6B輸出端電位降低->U6A反相端電位降低->U6A輸出端電位升高。 不過我仔細感受了下,覺得應(yīng)該是P溝道。  | 
  |
| 11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1 15:44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如果是P根據(jù)相位關(guān)系24伏接D  | 
  |
| 12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sheepyang 于 2005/12/21 17:40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我怎么分析Q2是NMOS管 首先我們看R31,R32構(gòu)成的電壓反饋回路。 如果R31上端電壓增加則R32的電壓增加,U6B輸出增加,U6A輸出減少。如果 是P管,則R31上的電位還是增加啊,不是正反饋了么? 再考慮R34電位的下降,則正由maychang分析的那樣。也是使達到降低電流的目的。 (V31/(R34+Rout) 我想混淆的原因是我們還不太清楚反饋的主回路在哪。比較錯綜復(fù)雜。:( 我覺得上面一路反饋是檢測電流的,R31,R32才是主要的反饋回路。 不知道對不對。  | 
  |
| 13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luke293 于 2005/12/21 19:40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MOS管 張俊洋: 上面的電路也許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對的,對管子工作的點跟本沒仔細算過,就不能隨意接上去用的,要根據(jù)管子的特性,把每一個工作點都算的很準  | 
  |
| 14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2 9:30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請各位高手根據(jù)我補充的圖再分析下吧 兩個未知管子類型是一樣的,我把下面的圖再發(fā)一次,大家?guī)兔Ψ治鱿聦崿F(xiàn)這樣的功能該是什么管子,定量分析對我太難了,我很感謝各位,上面的電路的確是兩路反饋,我利用線性疊加分析出幾個電阻的關(guān)系是成比例的,而且阻值1A1很大,K歐姆級的。DS該是怎么連接的呢 
  | 
  |
| 15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sheepyang 于 2005/12/22 9:58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我的感覺 上面的圖Q2是NMOS, D接Vdd, S接R34/R31. 下面的圖感覺也是兩個NMOS.同樣是上D下S. 工作原理如下,高電平時Q7,QX都導(dǎo)通,關(guān)斷后,QX對C26充電,如果D6是zener的話,則C26 +端電位大約比zener高一點。QX可能后面常通。具體要看D6的數(shù)值。 如果D6的擊穿電壓很高,則電容的充電電壓將達到12-Vt,所以再來下脈沖,則輸出低電平,所以負脈沖的幅度差將約是12-Vt-Vds(on). Vds(on)是下管的,如果Rds(on)很小,則約為12-Vt.如果D6是zener,則幅度差約Vdz(當然Vdz<12-Vt).  | 
  |
| 16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sheepyang 于 2005/12/22 10:14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怪了,不讓我做修改了 是不是說我惡意灌水啊。 我的描述有點補充。 “關(guān)斷后,QX對C26充電”應(yīng)該是 低電平后,Q7關(guān)斷,QX對C26充電。 如果D6的擊穿電壓比較高的話,則C26充電至12-Vt后,QX也會關(guān)斷。  | 
  |
| 17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2 11:08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太感謝你了SHEEPYANG 你分析得太好了,很感謝你,也深深地佩服你的水平和耐心!感謝。 結(jié)合我自己的測試,你分析得讓我太信服了!我本來可以多測試下的,后來這些管子不小心燒壞了,沒敢加電,只好分析下電路了。以后做下板子測試下。謝謝各位,F(xiàn)在唯一迷惑的是恒流源輸出的場效應(yīng)管怎么工作呢。能把你分析是NMOS管的詳細分析說下嗎?謝謝  | 
  |
| 18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sheepyang 于 2005/12/22 13:56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可以這樣分析 先看下面R31/R32組成的反饋網(wǎng)絡(luò), 當R31上端的電位增加時,R32上端的電位也同時增加,所以U6B輸出增加,U6A輸出減少。 同時看R34/R35,當R31上端的電位增加時,則是使U6A輸出增加的。 兩者好象有抵銷作用,但誰作主導(dǎo)作用還不好說,要作公式分析了。 如果輸出負載電流增大,則Iout端的電位下降,則造成U6A輸出下降。 如果輸出管是PMOS,S接24V,D接下端(如果MOS是對稱的,也應(yīng)該這樣叫, 因為PMOS只有 Vgs<Vt才能導(dǎo)通,不然稱下端為S則鬧笑話了) 很顯然,,U6A的下降,Vgs變得更負了,會造成R31上端的電位增加,所以輸出的電流會更大,前面講了,R31/R2在R31上端增加時Vout也是下降的,這樣好了,電流越來越大.因為輸出電流等于R31上的電位除以(R34+Rout).這樣會形成個正反饋回路. 因此我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,如果是NMOS, D接24V. 這樣U6A電壓的下降將導(dǎo)致R31上的電位下降(有點象射極跟隨了). 這樣才能比較穩(wěn)定的工作。 有空你搭電路試試看。我不是搞系統(tǒng)的,所以沒有機會試這個。  | 
  |
| 19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ztg33333 于 2005/12/22 14:02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謝謝你。樱龋牛牛校伲粒危,我會測試的按你說的.  | 
  |
  | 
    
 
  | 
  
| 免費注冊為維庫電子開發(fā)網(wǎng)會員,參與電子工程師社區(qū)討論,點此進入 | 
Copyright © 1998-2006 udpf.com.cn 浙ICP證030469號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