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|||||||||||
| 技術(shù)交流 | 電路欣賞 | 工控天地 | 數(shù)字廣電 | 通信技術(shù) | 電源技術(shù) | 測控之家 | EMC技術(shù) | ARM技術(shù) | EDA技術(shù) | PCB技術(shù) | 嵌入式系統(tǒng) 驅(qū)動編程 | 集成電路 | 器件替換 | 模擬技術(shù) | 新手園地 | 單 片 機 | DSP技術(shù) | MCU技術(shù) | IC 設(shè)計 | IC 產(chǎn)業(yè) | CAN-bus/DeviceNe  | 
  
什么是電容,什么是電感的終極本質(zhì),有哪位高手能真正理解? | 
  
| 作者:lovedfrien 欄目:技術(shù)交流 | 
我們都知道電容能使電壓相位滯后,并阻礙電壓突變,而電感能使電流相位滯后,并阻礙電流突變,電容能蓄能是因為將電能轉(zhuǎn)化為了電場能,電感能蓄能是因為因為將電能轉(zhuǎn)化為了磁能,電容:通高頻,阻低頻.電感:通低頻,阻高頻.有人將電容比喻為大水池,有人將感比喻為水管,但誰又能真正解釋一下: 為什么電容能使電壓相位滯后? 為什么電感能使電流相位滯后?? 為什么電容能儲存電能很長時間而電感卻不能??? 什么是電感,什么是電容的終極本質(zhì),為什么他們在電路中被應(yīng)用的如此廣泛???? 我想這個問題我們深刻的理解了,接下來就該深刻的理解一下什么是二極管,什么是三極管.......?  | 
  
| 2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木頭東瓜 于 2006/8/22 9:16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樓上可以找一個搞電子物理的討論討論 呵呵,我們這等俗人是不能那么深刻的理解的 為什么電容能使電壓相位滯后? 為什么電感能使電流相位滯后?? 這兩個問題其實大學(xué)書里面也可以找到  | 
  |
| 3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吳明詩 于 2006/8/22 9:46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沒有滯后,怎么體現(xiàn)儲能?  | 
  |
| 4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吳明詩 于 2006/8/22 9:48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正是因為這些滯后,才有了震蕩,濾波,誰說大學(xué)沒講  | 
  |
| 5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木頭東瓜 于 2006/8/22 9:49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不是我說的  | 
  |
| 6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吳明詩 于 2006/8/22 10:0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呵呵,沒看清楚。樓上的對不起了。道歉!  | 
  |
| 7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HWM 于 2006/8/22 10:2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可用中學(xué)物理中的勢能和動能來類比  | 
  |
| 8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xwj 于 2006/8/22 12:39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終極本質(zhì)就是能量的轉(zhuǎn)移、轉(zhuǎn)換  | 
  |
| 9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and 于 2006/8/22 17:01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微分方程 電容把電壓取微分,得到電流; 電感把電流取微分,得到電壓; 這些相關(guān)聯(lián)的電壓和電流通過電路拓?fù),得到微分方程?br>電路系統(tǒng)的行為,就是微分方程的行為。 容量、感量、阻值的變化,對應(yīng)微分方程系數(shù)的變化,系數(shù)變化對微分方程行為的影響,就是器件參數(shù)變化對電路行為的影響。  | 
  |
| 10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木頭東瓜 于 2006/8/22 17:02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在低頻段可以這么理解,呵呵 上G了就要換思路了  | 
  |
| 11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liudewei 于 2006/8/22 19:08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從復(fù)數(shù)概念上理解,電感的阻抗jωL,電容的阻抗1/jωC.  | 
  |
| 12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manbo789 于 2006/8/22 19:3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我的終極理解 電容:兩個點 電感:一根線 “為什么電容能儲存電能很長時間而電感卻不能???” 電容能儲存電能很時間長是因為電壓沒有怎么變化; 若電流沒有怎么變化,電感儲存電能時間也很長。  | 
  |
| 13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huagangone 于 2006/8/23 0:10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為什么不去看書 為什么不去看看書,書上很明白啊!  | 
  |
| 14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lovedfrien 于 2006/8/23 9:07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to:huagangone to:huagangone 抱歉我提的問題不是太有深度,其實我也從書本上看到過問題的答案: 為什么電容能使電壓相位滯后?平行板電荷充電原理,電勢能轉(zhuǎn)為了電場能 為什么電感能使電流相位滯后??電磁能因電流的變化產(chǎn)生反向電勢能阻礙了電流的變化. 為什么電容能儲存電能很長時間而電感卻不能???因為電感的內(nèi)阻幾乎很小,電勢能與電場能來回震蕩轉(zhuǎn)換從而消耗掉了電能. 不管我說的對不對,其實上面的解釋也很膚淺.其實我的這些問題也只是想起到拋轉(zhuǎn)引玉的作用,但限于我的水平及實踐經(jīng)驗有限,我暫時不能提出更深奧的問題,但我想有人能提出,比如說--木頭東瓜--"為什么上G了就要換思路了?" 再比如說為什么:電感的阻抗jωL,電容的阻抗1/jωC??? ..... 等等,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提出能多的有關(guān)于電容和電感的怪問題,以便共同探討,共同提高.  * - 本貼最后修改時間:2006-8-23 9:17:04 修改者:lovedfrien  | 
  |
| 15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木頭東瓜 于 2006/8/23 9:27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我可以膚淺的解釋為什么上G要換思路 當(dāng)電波的波長與器件物理尺寸相仿的時候,那就要用波和場的概念來理解,而不能用“路”的概念 本人菜鳥,只能說這么多 嘿嘿  | 
  |
| 16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tuwen 于 2006/8/23 9:3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“為什么電容能儲存電能很長時間而電感卻不能?” 從純理論的角度,電容和電感都可以長時間地儲存能量,但條件不同。電容長期儲存電能的條件是漏電阻無限大,電感長期儲存磁能的條件是環(huán)路電阻為0。前者的條件比較容易達到或接近達到,而后者的條件只有在超導(dǎo)的環(huán)境下才能實現(xiàn)。所以在現(xiàn)實中,電感很難長時間儲存能量。  | 
  |
| 17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computer00 于 2006/8/23 9:34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建議你把高等數(shù)學(xué)的微積分好好學(xué)學(xué),或許可以幫助你理解 指正你一點:電感的內(nèi)阻越小,電流就越容易保持。如果是超導(dǎo)體的話(假設(shè)介質(zhì)不損耗能量),那么電感里的電流將永遠不會消失。 “電感的阻抗jωL,電容的阻抗1/jωC”這個完全可以用數(shù)學(xué)證明,相位也是如此,完全可以計算出來。 “電感的阻抗jωL”物理意義就是頻率越高、電感越大時,阻抗越大。 “電容的阻抗1/jωC”物理意義就是頻率越高、電容越大時,阻抗越低。 其中的j表示相位角,分別表示(電流)滯后和超前90度。  | 
  |
| 18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chunyang 于 2006/8/23 11:21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tuwen和computer00說的正確 其本質(zhì)就是數(shù)學(xué),數(shù)學(xué)可以高度概括物理現(xiàn)象,大學(xué)的普通物理和電路這兩門課都有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把課本翻出來再看看吧。  | 
  |
| 19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楊真人 于 2006/8/25 22:23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tuwen,,我的偶像! oh!  | 
  |
| 20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赤鑄 于 2006/8/26 4:56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麥克斯韋方程組算不算“終極”? 再窮究下去, 就是“電磁相互作用”, 甚至是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統(tǒng)一的“電弱力”, 再往下現(xiàn)在還沒人知道……這樣的“終極”對搞具體技術(shù)的人太遙遠 樓主的意思似乎不是要“終極答案”(阿西莫夫的一篇科幻小說的題目),而只是需要個“最形象的比喻”,幫助自己理解問題 較簡單的比喻應(yīng)該就是“慣性”,也就是 F=ma L/C 都是 m,只不過對于 L,“運動量”是電流,a 就是電流的變化率,或者說電流有“慣性”,推動力 F 則是電壓 只不過電容的“運動量”是電壓,a 就是電壓的變化率,或者說電壓有“慣性”,推動力 F 則是電流 有“慣性”,自然就會滯后  | 
  |
| 21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Lgz2006 于 2006/8/26 6:05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V、I、R的終極本質(zhì)是什么 電壓的終極本質(zhì)是什么.弄清R以后再去弄LC.  | 
  |
| 22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tuwen 于 2006/8/26 9:04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楊真人過譽了,慚愧!  | 
  |
| 23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icdragon 于 2006/8/26 17:32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數(shù)學(xué)是很重要的。電荷是流動的。  | 
  |
| 24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尤新亮 于 2006/8/29 13:08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好歹想出個道兒來 在分子電子層面上,最基本的宏觀物理理論定義了電容器的原始本質(zhì)—— 有一種物體,通過異性相吸的原理,可在其兩個空間相對的位置上持有靜止電荷q,并具有一定電位差U。 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當(dāng)這個物體一定時,U和q兩值互成正比。 人們把這個比例系數(shù)做為某物體的固有特性值稱為電容量C,即C=q/U, 并把這種儲電現(xiàn)象叫做電容,這個物體就叫電容器。 如果從更基本的××子的××力出發(fā)的微觀物理,甚至一直還往下去,到哪兒才是終極。 與R=U/I類似,恐怕C=q /U就算是樓主苦苦追求的電容終極了。  | 
  |
| 25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求知者 于 2008/2/25 13:17:33 發(fā)布:
         剛好類似的問題,原來樓主早就有了呵呵 頂  | 
  |
| 26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fdf 于 2009/6/25 10:01:25 發(fā)布:
         我理解電容,電感的一個本質(zhì)特性就是儲能 Q= UC. 磁通= IL . 在通過數(shù)學(xué)推導(dǎo), 電壓滯后, 電流滯后這些表象  | 
  |
  | 
    
 
  | 
  
| 免費注冊為維庫電子開發(fā)網(wǎng)會員,參與電子工程師社區(qū)討論,點此進入 | 
Copyright © 1998-2006 udpf.com.cn 浙ICP證030469號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