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|||||||||||
| 技術交流 | 電路欣賞 | 工控天地 | 數(shù)字廣電 | 通信技術 | 電源技術 | 測控之家 | EMC技術 | ARM技術 | EDA技術 | PCB技術 | 嵌入式系統(tǒng) 驅(qū)動編程 | 集成電路 | 器件替換 | 模擬技術 | 新手園地 | 單 片 機 | DSP技術 | MCU技術 | IC 設計 | IC 產(chǎn)業(yè) | CAN-bus/DeviceNe  | 
  
LPC2210調(diào)試成功愿把心得與大家分享 | 
  
| 作者:mahuaqiang 欄目:ARM技術 | 
我不是最優(yōu)秀的嵌入式開發(fā)人員,但我是優(yōu)秀的,至少我每天都在不懈努力著…… 以前是用51做東西的,雖然沒有大的研究成果但自己研究的小產(chǎn)品也在被使用著,談不上成就但總還有幾分欣慰的,畢竟自己在這條路上起步的比較晚。今年因工作的需要(準確的說是項目要提高“產(chǎn)品檔次”)才開始用ARM(LPC2210)的,買了個1980¥的開發(fā)板就開始了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有3個月了,書上的配套的很多實驗都做完了,自己也做了TCP轉(zhuǎn)雙串口等(在開發(fā)板上做的程序),自我感覺還是學了點東西;之后自己開始做板子,但在調(diào)試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,但是最終成功了。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走的更快、更穩(wěn)、更有信心,今天以“真誠”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: ARM系統(tǒng)應該分為4個部分:(1)供電系統(tǒng)(電源的設計)(2)復位與時鐘(3)JTAG/ISP調(diào)試測試口(4)CPU與存儲系統(tǒng) 1、 供電系統(tǒng)為了穩(wěn)定我用了LM2575、復位用了復位芯片SP708S,如果你是初次做ARM板建議使用這些性能好的芯片,不要為了省錢而用別的便宜器件湊合。這部分電路設計簡單,我就不說了 2、 我想具體說一些我“費勁”的地方。首先在做完原理圖設計后在認真檢查一邊。注意幾個地方:復位芯片SP708S、SP3232E通信芯片、CPU的的各個管腳(有點廢話),我就把CPU的22腳和140腳搞到一起了;232的16腳的VCC連接到和16腳連接的電容的下方等價于連接到2腳上了;把CPU的130腳標注成了P2.16_D15,而把RAM和FLASH上的直接標注為D15了,致使生成的PCB板的“D15”數(shù)據(jù)線沒有連接(其他的注意的幾個腳P0.14、P1.20、P2.26、P2.27看是否都設置對了) 3、 PCB做好后先不要急著焊接(我是著急焊接的、呵呵````),先用萬用表仔細檢查板子是否“本身”就有短路、斷路的地方(我的板子有2處、后來有問題后才測試找到的),確認基本沒問題后在焊接,起碼要確認“重要的線路”沒問題再焊接。 4、 焊接的時候要做好準備:PCB檢測過了、所有確保最小系統(tǒng)工作的器件都準備好了、最好用好一點的烙鐵(恒溫的比較好)、焊錫絲盡可能的細一些(我用的是0.5mm)的、準備些松香和A3的白紙深深吸一口氣就可以焊接了。 5、 先焊接電源部分(5V、3。3V、1。8V),然后測量確保正常,確保送到每個片子上的電源到位。然后焊接LPC2210、SP708S、SP3232E、74HC125、LED等(最好設計幾個LED,調(diào)試的時候用),焊接好后就可以準備調(diào)試了。 6、 在插幾句:首先、焊接的時候我用的是先固定對角,既而4角,然后依次小心焊接;其次、焊接好后再用小塊的松香化在管腳上然后把烙鐵放成45度加點焊錫再焊一邊確保都焊接牢固了;最后用酒精(無水乙醇)把松香洗掉,再用表測量一下連接情況 7、 現(xiàn)在可以開始調(diào)試了:JTAG的連接 (1、2管腳接3.3V電源; 3 --- 43(nTRST); 5---140(TDI); 7 ---113(TMS); 9---126(RTCK);11 通過4.7K電阻接地并接2210的52(RTCK)引腳;13 ---144(TDO); 15 (nRST)接SP708S的復位輸出引腳; 17,19管腳懸空;其他管腳接地。) 8、 先驗證CPU是否工作:1、讀取ID(拉低P0.14腳);2、用片內(nèi)RAM仿真(1、下載2100模板,添加到自己計算機,例如:D:\ARM\ADSv1_2\Stationery\;2、建立2100工程文件即可開始仿真;3、先點亮LED,注意此處程序的延時需要“加大”,否則看不到“高低”變化) 9、 CPU的ID讀取成功,說明“最小系統(tǒng)正!、232芯片工作正常了;使用內(nèi)部RAM仿真成功說明JTAG正常了; 10、 然后焊接RAM(IS61LV25616AL)開始外部仿真(用2200模板),只要線路連接沒問題就會一次成功!如果不成功請仔細檢查線路,是否連接、是否短路、斷路。。! 先寫這么多,等高手添加豐富內(nèi)容,讓更多的人能有所收獲就夠了。!  | 
  
| 2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mahuaqiang 于 2006/8/31 18:32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這心得是前一陣的搞的 這心得是前一陣的搞的,最近一直在搞UCOSII,為的是把已經(jīng)設計好的6串口服務器無錯的運轉(zhuǎn)起來(串口、串口擴展、TCP等硬件部分全部測試好了),另外發(fā)現(xiàn)如果用ARM9的話應該會更好一些,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,還有操作系統(tǒng)用什么更好呢?  | 
  |
| 3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youxm 于 2006/8/31 20:55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頂 不錯 啊 讓大家 淺顯易懂啊!  | 
  |
| 4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stycx 于 2006/8/31 21:08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ARM9+ARM-linux  | 
  |
| 5樓: | >>參與討論 | 
| 作者: mahuaqiang 于 2006/9/1 16:25:00 發(fā)布:
         好感動呀!! 好感動呀!這片心得發(fā)在周立功商業(yè)論壇里好長時間,沒有給獎勵個“酷”。。。。。。,還是自由論壇好呀。!  | 
  |
  | 
    
 
  | 
  
| 免費注冊為維庫電子開發(fā)網(wǎng)會員,參與電子工程師社區(qū)討論,點此進入 | 
Copyright © 1998-2006 udpf.com.cn 浙ICP證030469號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