擔心柵極驅動器絕緣問題?應用“BIER”測試
出處:維庫電子市場網 發(fā)布于:2024-07-11 17:03:13 | 514 次閱讀
現(xiàn)代半導體開關采用寬帶隙 (WBG) 技術,甚至 MOSFET 和一些 IGBT,能夠實現(xiàn)極快的開關速度。這減少了開關轉換期間的耗散,從而允許以高效率、更高功率密度、更小的無源元件和更低的成本實現(xiàn)更高頻率的操作。然而,由于 dV/dt 和 di/dt 水平較高,因此存在增加 EMI 和對柵極驅動絕緣系統(tǒng)施加壓力的缺點。 圖 1 顯示了 IGBT 的典型柵極驅動電路,施加 5V 至 20V 之間的正電壓以打開器件,施加 0V 以關閉器件。靜態(tài)上,該電路也非常適合 SiC 和 GaN 技術中的增強型 Si MOSFET 和 WBG 器件 - 在所有情況下,只要施加連續(xù)柵極 0V,器件就能保證關閉。

然而,當器件快速切換時,就會出現(xiàn)問題,寄生電容和電感元件(如圖 2 所示)就會發(fā)揮作用。如果我們以漏源電流的 di/dt 值為 10A/ns(這在最先進的 GaN 器件中是可行的)和源電感為 15nH 的情況為例,根據 V = - L di/dt,電感器兩端會出現(xiàn) 150V。在開關關閉時,電壓將源極拉向負極,與柵極驅動相反;在開關打開時,方向為正,再次與柵極驅動相反?! ∑浜蠊赡苁切蕮p失,甚至由于虛假開啟導致?lián)舸┒斐蓳p壞。15nH 可能看起來很大,但僅代表約 25mm 的 PCB 軌道。即使是 PCB 通孔也有約 1.2nH 的電感,產生 12V 的瞬態(tài)電壓。實際上,在這些高 di/dt 水平下,只有芯片級封裝才是實用的,使用開爾文連接到柵極和源極以進行柵極驅動。當無法避免某些電感時,用負電壓驅動柵極以達到關斷狀態(tài)會有所幫助。

圖 2:含有寄生元件的柵極驅動
在實際電路中,例如逆變器或電機控制中的推挽式或全橋式電路,兩個低側器件通常共享源極和柵極驅動電流的公共回路,如圖 3 所示。

現(xiàn)在無法進行開爾文連接,因為有兩個驅動器,每個驅動器都有自己的回路。兩個驅動器接地和兩個發(fā)射極(源極)連接必須連接在一起,如果這個點在物理上位于 Powergnd 1,靠近左側開關,則右側開關的源極連接電感將比左側開關大,從而導致不對稱切換、潛在的 EMI 和電感兩端的感應電壓造成的損壞。為了實現(xiàn)對稱,點“Powergnd 2”是唯一的選擇,但這是一個糟糕的折衷方案,因為現(xiàn)在兩個源極在柵極驅動環(huán)路中具有相等但較大的連接電感,特別是在設備可能物理上不接近的高功率系統(tǒng)中。
一種解決方案是向兩個柵極驅動器提供隔離的信號和電源,如圖 4 所示。現(xiàn)在,驅動器信號和電源返回可以直接連接到它們各自的設備發(fā)射器(源),從而排除驅動環(huán)路中的大多數(shù)外部電感?! 「叨碎_關挑戰(zhàn) 圖 4 的布置解決了 di/dt 導致發(fā)射極(源極)電感產生柵極電壓瞬變的問題。它通常也用于“H”橋中的兩個“高端”開關,其中兩個柵極驅動回路實際上是反相開關節(jié)點,因此必須相互隔離?! ≡诟叨伺渲弥?,高開關電壓現(xiàn)在出現(xiàn)在柵極驅動隔離元件上,并可能導致其他問題。根據 I = C dV/dt,高 dV/dt 是可能通過隔離電容的位移電流安培數(shù)的問題。由于邊緣速率很容易達到 100V/ns,10pF 屏障電容將通過一安培電流,流經柵極驅動電路的初級,可能會中斷操作。

圖 4:采用開爾文連接進行信號和電源隔離的柵極驅動器 柵極驅動信號隔離元件通常是光耦合器或變壓器,有時也使用電容耦合。隔離柵極驅動器 IC 的性能由表 1 中的關鍵參數(shù)給出,其中 CMTI 是與我們的高 dV/dt 電路最相關的共模瞬態(tài)抗擾度。然而,這個值是實驗室測量值,很可能是單脈沖。沒有提到持續(xù)高壓、高 dV/dt 波形的可靠性。、

其他參數(shù) VIORM/VIOWM/VIOTM/VPR 也很重要,但同樣與我們的開關電路沒有直接關系,因為標準測試通常定義為 50/60Hz、DC 或峰值。單獨的柵極驅動變壓器具有與規(guī)格類似的限制,通常只是簡單的“高壓”測試,持續(xù)一秒或一分鐘,通常在某個 DC 電平或 50/60Hz 的 AC 下。很少能找到在繞組或甚至 CMTI 上施加的高頻高開關電壓下的可靠性評級。
對于變壓器,獲得高絕緣的方法因應用而異;漆包線可以經受一次“高壓”測試,但不可靠,漆層上幾乎肯定會有針孔。安全機構當然不允許將其作為任何電壓下的安全屏障。絕緣性更好的電線(如“三重絕緣”類型)可以獲得安全機構的批準,但體積龐大,導致變壓器具有相對較高的耦合電容和位移電流。
理想的結構是繞組通過空氣以保證的距離進行物理分離,以滿足安全機構的要求,提供低繞組間電容,并且不依賴可能會受到局部放電影響的固體材料。
完全相同的考慮也適用于隔離柵極驅動電源內的變壓器,其中 CMTI 額定值通常會被省略,并且高壓隔離會以多種方式指定。
局部放電效應 我們提到過局部放電 (PD),即固體絕緣材料在受到高壓應力時緩慢退化。這種效應是由材料中微孔的連續(xù)分解引起的,如果材料是有機類型,則會導致等離子體碳化??障稌斐捎谰眯远搪罚档陀行У恼w絕緣厚度,導致剩余絕緣層上的電壓場強更高,最終導致完全失控故障。PD 效應突然開始于“起始”電壓,該電壓取決于空隙中的氣體、壓力和空隙大小,并以“帕申”曲線為特征 [1]。對于切換電壓,起始點還取決于頻率。

表 2:“BIER”測試配置 圖 5:繞組之間具有物理隔離的柵極驅動變壓器


屏障絕緣評估與研究
柵極驅動電源制造商 RECOM [2] 已經意識到 DC-DC 轉換器產品中的變壓器在高開關共模電壓下存在潛在問題,并與格拉茨工業(yè)大學和約翰內斯堡應用技術大學的絕緣材料專家 Priv.-Doz. Dipl.-Ing. Dr.techn. Christof Sumereder 合作開展了一項研究。這項工作的內部代號為“BIER”(屏障絕緣評估和研究),包括對 30 個半橋功率級的評估,這些功率級專門采用隔離的高低側開關構建,如圖 6 所示。構建了三種不同的配置,如表 2 所示,并在 70°C 環(huán)境溫度、1000V 直流電軌、50kHz 開關頻率和 65kV/μs 邊緣速率下運行 1464 小時?! D評估結果

T1 不屬于測試的一部分
在測試運行之前和之后進行了局部放電測量,結果表明,在所用的配置中,性能沒有明顯下降(圖 7)。局部放電起始電壓保持在施加的峰值開關電壓的兩倍以上,表明裕度良好,并預測可靠的長期運行。完整報告可從 RECOM 網站 [3] 獲取。
結論
推挽和橋式電路中柵極驅動器信號和電源的隔離解決了“低側”和“高側”電路中電壓瞬變耦合到柵極的問題。然而,高側隔離元件在高頻和高邊沿速率下仍然會受到高共模電壓應力。實際局部放電測試表明,柵極驅動器 DC-DC 電源中的隔離元件可以設計為具有良好的長期可靠性。RECOM 擁有一系列 DC-DC 轉換器,其輸出電壓和隔離額定值適用于 IGBT、SiC 和 GaN 技術的高側柵極驅動器。
上一篇:測量電路內外電阻
版權與免責聲明
凡本網注明“出處:維庫電子市場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維庫電子市場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維庫電子市場網,http://udpf.com.cn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出處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出處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











